洞察与新闻
这里汇集了我们对宏观经济和股票市场的理解,通过梳理内部的理念和观点能够推动我们不断提升投资能力。通过核心人物访谈、研究成果分享、公司动态发布,与投资者在观点上保持沟通增进了解,这也是售后工作的重要环节。
洞察与新闻
这里汇集了我们对宏观经济和股票市场的理解,通过梳理内部的理念和观点能够推动我们不断提升投资能力。通过核心人物访谈、研究成果分享、公司动态发布,与投资者在观点上保持沟通增进了解,这也是售后工作的重要环节。
首页 / 洞察与新闻 / 洞察
清和泉资本专注股票多头策略,坚持以能力圈为限度的、以安全边际为基石的长期价值投资。我们相信,投资就是做大概率的事,将以ROE为核心寻找优质龙头公司,以合理价格买入并持有。
洞察
长线保护短线,alpha保护beta 丨 清和泉·对话投研
2020-02-25|清和泉资本

今年A股会否像2014年-2015年那样火爆,我不敢下结论,但看到了2014年-2015年的影子。具体有三点:①创业板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相对估值处于均衡位置;②自上而下的逻辑也很像,处于科技周期上升起点;③上市公司融资政策宽松,融资条件、要求、规模均有利于上市公司。


今年的科技成长主线不会因疫情的发生而改变,全年的主线就是科技、成长、创新。后面可能会随着疫情的变化,一些消费、一些服务可能会有所表现


中美贸易战之后我认为中国的科技产业面临着很大的机会,别人卡了我们脖子,让我们必须要创新,必须要保护知识产权,这里面会产生很多优秀的企业。


作为长期的价值投资者,从长期来看,任何企业的价格跟它的净资产是成正相关的。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其实就是企业每年的净资产增长量。反过来,如果说当你的组合ROE达到了15%的时候,意味着你的组合中企业的净资产每年增长15%,股价是随着净资产增加而增加的,因此我们非常看重的财务指标就是ROE,根据ROE来筛选企业。


具体来说,买任何一只股票,看重股价长线空间要很大,即使你买进去面临着市场波动或者你被套了,但是因为长线的空间很好,因为它一旦调整就会有新的买家进来,只会亏时间,但不会亏钱。


所谓“alpha保护beta”的另一层含义,是买一个公司的时候,希望所处于行业的增长率是要高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率,类似于医药板块或新能源汽车板块,行业具有向上走的BETA。再从其中选择龙头公司,市场波动过程中集中度不断提高,让企业处于更好的竞争位置。


做投资是学无止境的,因为有很多新生事物,社会的各个行业在发展,商业模式在发展,很多领域在发展。当你每天起来的时候,都能看到一个新的世界,这样让你显得很年轻。




纪要全文:


刘青山:各位朋友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各位分享一下清和泉包括我本人面对这种疫情的一些思考。应该说这种网上的活动对我们来讲也算是一个很新鲜的,以前都是跟投资者线下交流,这次疫情让我们通过新的方式跟更多的朋友有充分的交流,非常希望大家能多关注我们,谢谢。


问:作为23年投资经验的资深基金经理,您会不会觉得有年代感?像投研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新的经济、新的技术,有没有困难?


吸引我进入投资行业有两个很重要的逻辑:第一个逻辑,从我自己的人生经验来看,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就是你跟什么打交道你不缺什么。我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里一直比较贫穷,所以我在想,如果要想有钱我就应该跟钱打交道,这样就选择了金融行业。第二个逻辑,投资是学无止境的,因为有很多新生事物,社会的各个行业在发展,商业模式在发展,很多领域在发展。当你每天起来的时候,都能看到一个新的世界,这样让你显得很年轻。


问:您觉得自己做投资和您作为基金经理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您认为作为一个基金经理需要具备哪些必要的条件?


自己做投资和做基金经理的一个最大的区别是,自己做投资是自己的钱,亏了也没关系,慢慢拿着,等它涨回来的时候你可以在人家面前去炫耀。但是做基金经理,因为你管的是别人的钱,你一旦亏了以后,第一是公开的。第二,你会压力非常大。这是不一样的。


另外一个不一样的是,替别人管钱光靠一个人是不行的,社会发展很快,行业发展也很快,要学的东西也很快,光靠你一个人可能了解不到那么多,也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所以团队很重要,要靠一帮人,靠着相同的理念,靠着相同的流程,运用一些市场上能够见效的一些投资工具去规避风险,去抓住机会。这样才能让你的投资者在市场大跌的时候放心。


总结起来就是两个不一样,第一,资金来源不一样。自己的钱涨了亏了自己知道就行了。你管别人的钱,随时都是公开的,客户对你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所以怎么样能够扛住这种压力,规避这种风险,同时还能够让客户有一个满意的回报,这是非常关键的。因此第二个不一样就是做基金经理要靠团队,不能靠一个人,要靠成熟的理念和流程。


问:线上有很多年轻人,想要致力于进入资产管理这个行业,如果未来有志于成为基金经理,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这一代年轻人跟我们年轻的时候有一个很不一样的地方,我们那一代人首先要解决温饱问题,不管你想不想、喜欢不喜欢,客观条件制约了你。现在这些年轻人在这个时代,不用为你的温饱、生存思考太多,你要去做你喜欢做的事情,这是第一个。


第二,如果你想做投资,有几个能力要具备或者是要培养的。


1)反思的能力,这个非常重要。因为做投资特别是在二级市场上做投资,其实很少能看到官二代、富二代,很多都是草根出来的。原因在于这个行业你做得好还是不好,是非常客观的,业绩都是公开的。这个过程当中,你反思的能力非常重要。如果你做得不好,你要想哪儿做得不好。下次这种情况再来的时候,怎么样能做得更好。我这个机会抓住了,给我的启发是什么。这是第一个,反思能力非常重要。


2)真诚。这个真诚不是简简单单指人和人之间的真诚,是指对自己内心的诚实,确实你做得不好的话,你是很难去掩盖的,这个能力也是非常重要。


3)不断的学习。因为新生事物太多,你要不断根据变化的市场,你要去思考市场发生了什么,还会发生什么,你怎么去应对。


问:您23年的投研生涯当中,跟我们分享一下您最骄傲的一件事和最沮丧的一件事。


最骄傲的一件事,应该说在过去这二十几年,无论是在公募还是私募,都为投资人创造了回报。


我记得在公募十几年的生涯中,我是一个人管理同一个产品市场上最长的基金经理之一,我单独管同一只产品将近十年,这个产品的年化回报将近20%,期间经历了很多风雨,经历了很多市场上大的波动,但是总体上来讲给投资者带来了20%的年化回报。


做了私募以后,清和泉创建的时候就面临熊市,我们是5000点建仓的产品,经历了三轮股灾,也经历了中美的贸易战,也经历了疫情的冲击,但是我们总体上来讲抗住了风险,我们活下来了,我们也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回报。所以,客户对我们还是有很多期待的。


感觉最难的事,在面临市场大跌的时候,或者是面临很多不确定的时候,我也会焦虑。会去思考,第一会不会跌。第二会跌多少。第三怎么去应对。所以其实每一次市场大的系统性风险的时候,对我们来讲也是一个艰难的时候。还好过去20多年给我们的经验,让我们一步一步挺过来了。


问:刚刚您也说到遇到了市场的一些困难,包括我们清和泉资本也是2015年5月份成立的,当时我们也知道我们首只产品成立的时候就是5000点的高位水平了,现在来看业绩也还不错,这个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清和泉的一个投资理念,包括选股的一些标准,请您重点给我们分享一下。


2015年我和老同事们创建清和泉以后,我们经历了风风雨雨,整体上来讲,按照第三方评级机构和第三方的客观数据,整体的业绩排在全市场前5%的位置。我们年化回报做到了15%以上。对我们来讲应该是比较高兴的一件事情。


关注ROE指标:在过去这么多年的投研生涯中,我们通过充分的研究,看到了市场上一些很重要的逻辑和框架,我们很关注ROE,我们觉得这个指标是引领市场上走出来的一个很关键的指标。所谓ROE就是净资产收益率,这是让我们抗风险获取高收益的一个很重要的武器。我们基本的理念和我们相信的逻辑是:作为长期的价值投资者,从长期来看,任何企业的价格跟它的净资产是成正相关的。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其实就是企业每年的净资产增长量。反过来,如果说当你的组合ROE达到了15%的时候,意味着你的组合中企业的净资产每年增长15%,股价是随着净资产增加而增加的,因此我们非常看重的财务指标就是ROE,根据ROE来筛选企业。


在以高ROE为核心的过程中,还需要关注用长线保护短线,用alpha保护beta。


长线保护短线:我们所选择的标的一定是长线空间很大,这样即使买进去的时候面临着市场波动,但是因为长线的空间很好,一旦调整就会有新的买家进来。这就是这种长线保护短线。即使短线买高,但是因为行业的空间大,长期来看很好,买入这种公司只会亏时间不会亏钱。


alpha保护beta:我们在买一个公司的时候,我们希望这个行业的增长率是要高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率。像医药领域或者新能源汽车领域,都是20%以上的增长,远远高于整个社会的平均增长速度、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所以,这个行业有往上走的beta。另外,因为行业中龙头公司拥有优势,即使经过市场波动,它们的市场份额还是能够集中度不断地提高,相当于这个公司的alpha能够保护beta。即使行业有点波动,但是因为你的集中度在提升,你的市场份额在提升,这样能够让企业处在一个好的竞争的位置。


总体来看,我们的选股思路是以ROE为核心,寻找长线能保护短线,alpha能保护beta的优质企业,这类企业定性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1)行业空间非常大。因为好的商业模式,在一个很窄的行业做大也很难


2)行业竞争结构稳健,基本上我们已经充分竞争过的公司。


3)财务指标良好,尤其我们非常看重现金流,这是一个能够洞悉真假的指标。


4)护城河很宽。高ROE代表的是好的商业模式,好的赛道,这个赛道上还有很厚的雪坡。


问: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或者是更看好的市场背景下,您有什么配置上的不同?


我们将高ROE的公司分成三大类:


第一类是科技领域、创新领域的隐形高ROE行业。创新领域的公司由于长期研发投入导致ROE不是特别突出。但是因为其行业空间很大,行业发展很快,如果减少它的研发投入,它隐含回来的ROE会高很多。所有要靠高研发投入获取高增长的,能够增加护城河壁垒的这些行业,我们把它定位隐含的高ROE资产。


第二类是消费服务领域的高ROE。这类企业有很强的品牌,很好的渠道壁垒,在消费者心目中有很高地位,ROE能达到20-30%,主要集中在消费领域和服务业领域。


第三类是传统制造业领域的高ROE。当前中国进入工业化后期,行业发展速度在缓慢下降,但行业的集中度在提高,形成寡头竞争。而因为行业的增长慢,资本开支小,所以分红率很高。这一类就是传统产业里的高ROE资产。


我们长期来看关注这三大类高ROE资产。每一年我们会根据自上而下的逻辑框架定调,根据货币和信用分析框架来决定我们投资的重点方向。


问:目前的这个市场大家也是比较关心,您能不能谈一下对2020年的总体看法,包括我们现在的主题“巨变与聚焦”,目前关心哪些市场的变化?包括您聚焦市场的哪些机会?


当前市场有2014、2015年的影子


2020年我们更多看到了机会,主要聚焦在科技成长,创新等领域。疫情并没有影响我们对我们对2020年的定调,原有的逻辑框架是没有改变的。我们在现在面临的宏观环境中看到了2014年、2015年的影子。目前创业板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相对估值在过去几年取得了一个均衡的位置。历史上创业板指数的估值相对沪深300指数突破均衡估值发生只有两次,一次是2013年,一次是2015年。大家会想,这一次创业板相对于沪深300的估值突破会不会像2013年、2015年那样发生?我们的结论是“可能会发生”。主要是基于三个因素的判断。


   1)宏观政策对市场影响相似。当前货币政策,也就是所谓流动性对市场的影响跟2014、2015年很像。目前因为中国经济的下行导致资产回报的下降,长期来看利率是下降的,而疫情的爆发加剧了下降速度。可以看到央行在春节后开市第一天投放了上万亿的流动性,流动性的释放会导致估值的提升,这种估值的提升会首先表现在有估值弹性的板块。


   2)自下而上的逻辑框架相似。自下而上来讲目前科技周期处在一个上升的起点,与2014、2015年相似。当年3G到4G的变化产生了上万亿的市场,导致了很多上千亿公司的诞生,包括拼多多、美团等,改变了人们过去的行为方法。目前这一轮从4G到5G,我们看到了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当然我们相信4G过渡到5G后,5G的应用也会是爆发式的增长,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上万亿级的市场和上千亿级的公司。同时经过五年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也进入了一个加速上升的周期。


    3)上市公司的融资政策相似。2014年、2015年融资的条件、要求、规模等非常有利于上市公司。在经历过股灾以后,融资再度收紧。到现在我们看到证监会对融资的扶持在加快放松,无论是从融资的规模、融资的条件要求、投资者结构的选定等等。目前监管者政策对融资的放松基于两个原因:第一,怎么样实现国务院提出的“从间接融资为主到直接融资为主”,怎么样在银行体系的资金服务实体经济面临挑战和有限的情况之下,通过证券市场,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去支持实体经济。第二,要实现创新的飞速发展。中美贸易战让我们看到了被卡脖子的压力,所以我们要创新,要突破美国的封锁。这种情况下靠银行的间接融资体系是改变不了创新的,必须要靠资本市场才能创新。  


当前市场与2014、2015年的不同点在于个人负债率,经过过去几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个人的负债率大幅度地上升。同时另一方面个人加杠杆的便捷度和工具受到了限制。还有一点在于当年市场放出来的资金面临着房地产的诱惑,但是现在房地产市场定调为“房住不炒”,这也是不一样的。


科技成长主线不会被改变


今年的科技成长主线不会因疫情的发生而改变。总结“SARS”期间经验来看,2003年没有因为SARS改变全年的主线,所以今年也是,不会因为疫情改变全年的主线,全年的主线就是科技、成长、创新。后面可能会随着疫情的变化,一些消费、一些服务可能会有所表现。


问:市场的节奏您怎么把握?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2013年SARS的情况。当年中国刚刚进入WTO,面临着一个全球的市场,大家的投资热情很高。在这种情况下,SARS结束后以后经济高速发展,导致过热。后来央行收紧流动性,7、8月份市场大幅调整,四季度开始“五朵金花”暴涨。而这一次我们相信央行释放出来的流动性很大一部分会进入股市,目前实体经济对资金的吸引力在下降,所以我们不认为央行释放的流动性会形成经济过热,我们面临的是PPI通缩。全年来看,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一个主基调,是长期趋势,疫情只是导致了加码。


SARS发生以后,全年主线并未改变,只是影响了市场节奏。举个例子,在疫情第一阶段的时候,受疫情最严重的行业受到了打压,受益于疫情的行业受到了追捧。第二阶段疫情慢慢得到控制,大家的信心开始恢复,受影响的行业又开始慢慢地受到投资者关注,会得到估值的修复。这一次也是,首先表现的是受疫情影响不大或者是受益于疫情的板块,不断创新高。而受疫情非常严重的公司,相对来讲市场给出了下跌的态势。随着疫情的管控,我们相信跌的多的公司也会有它表现的机会。复工后制造业领域的公司会首先表现。当疫情得到控制以后,社会服务领域的行业也会慢慢复苏。我们看到了节奏和轮动,但是不改变成长科技股全年的主线。


问:目前疫情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已经过去了吗?从体制内来看,专家对经济还是比较悲观的,但是资本市场其实只有一天的反应,现在都表现不错。这个您怎么看?


第一个结论,资本市场在春节之后第一天风险得到了很充分的释放。


第二个结论,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很明显,特别是对消费服务领域,制造业领域。因此一季度经济数据肯定会面临很大的压力。而一些受益于疫情的行业,相对来讲表现得比较好。


专家和学者的悲观原因?


1)本次疫情与2003年“非典”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冲击面广,其次从经济基本面来说,跟2003年相比,现在的第三产业(餐饮、零售、旅游、酒店、交运、娱乐等)占比大大提升,在2019年已经达到53%。这部分受到疫情影响最直接充分,即使后续经济复苏,这部分经济活动也很难完全弥补回来。


2)第二产业复工和生产可能较慢。此次疫情的传染性较高、潜伏期较长,由于担心造成二次扩散,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复工力度;二是当前疫情仍没有迎来全面的拐点,大部分地方政府仍以疫情防控为首,不敢大面积复工引来指责和担负压力。


因此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冲击跟2003年相比会更明显,占经济的比重也更大,很多宏观经济学家认为由于受到疫情冲击,今年GDP全年增长可能低于5%,尤其是一季度。专家的判断是有基础的,站在经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我们也认同。


资本市场表现相对乐观的原因?


1)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偏短期。我们分析了过去20年全球10大主要疫情事件,这些疫情对短期经济的冲击力度均偏大,但是均不具备持续性,而后续在政策的对冲下均出现明显的修复。比如2003年发生在中国的SARS,2009年发生在美国的H1N1流感。


2)政策宽松预期在不断加强。疫情对经济冲击越大,逆周期调控会越明显,具体表现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上。可以看到,从货币政策上,节后央行投放巨量短期流动性,同时利率也下调了10个bp。后续LPR也会跟着降息至少10bp。降准的目标也有所提高,随着企业陆续复工,2月底大概率会降准。从财政政策上,各项资金都在拨付。三大政策性银行都在发疫情防控专项债。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和行业会加大税收减免政策。专项债发行可能超预期、也不排除发行特别国债加大逆周期调节。


3)A股受估值驱动相对更大。我们拆分过A股过去20年的涨跌贡献,其中80%的行情由估值主导。而驱动估值最大的因素来源于流动性,本次疫情导致信用周期下行压力加大,而过剩流动性的预期进一步加强,2019年底的过剩流动性指标在4%附近,预计2020年一季度会上升至5%-6%。在这种宏观背景下,资本市场表现不像经济预期那么悲观,且根据历史经验来看,很多跟疫情无关的甚至受益于疫情的科技行业会受到追捧,而且随着5G的落地,科技周期的复苏,一些龙头公司超额收益非常明显。


问:说到聚焦,具体我们看好的细分行业跟您这边沟通一下,比如5G这一块,您能不能具体给我们分享一下?


从大的产业角度来讲,各个产业的发展都有自己的内生逻辑,5G也是这样。从赛道产业发展的顺序来讲,首先应该是通信设备;其次是消费电子。最后是内容与应用。做个形象的比喻,首先要把路修好,后面才会跑车。5G通信设备(基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始于2019年,高点应该是在2021年到达。修好了路就开始要有工具,后面的顺序就是消费电子,所谓消费电子就是各种硬件,手机、平板等。这是始于2020年,渗透率提高以后慢慢再回到正常状态。我们认为2020—2021年就处在渗透率慢慢提升的阶段。2021年往后,等5G手机普及以后,整个内容产业,娱乐产业就会迎来一波浪潮。


问:疫情对消费服务这一块整体来说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这也是一个共识。清和泉也是比较看好消费这一块,今年您对消费这一块有没有什么打算和安排?


第一个结论。消费服务是一个长期能够有投资机会的一个赛道。


第二个结论,我们也看到了消费服务领域有很多高ROE的公司,但是这些公司在过去四年、五年获得了远远高于市场平均的超额回报,应该说它们估值的提升任务已经完成了,它们后面应该是处在一个靠业绩推动的状态。


这一次疫情发生以后,两类消费(服务类消费、商品类消费)中服务类的消费受冲击最大,类似于像酒店、餐饮、影院、旅游等。这些冲击是实实在在的,过去就过去了,没法再补回来。其次是商品消费中的可选消费。这一块相当于短期受压,因为疫情大家没法相聚,也没法做这些消费。必选消费相对来讲受的影响会小一点,类似于像日常生活中必须要用的食物、必备调料品等,受的冲击会小一点,资本市场也给予了一个正面的反馈。


清和泉今年重点在隐形ROE行业上,根据疫情的恢复情况,我们会对消费服务类的高ROE的公司适当关注,如果在我们认可的价格范围之内,我们也会适当配置。


问:最近我们也出台了一些刺激的政策,包括流动性也宽松了起来,面对热点、概念好像又开始起来的市场,您觉得是不是担心出现2015年的情况?您对我们投资者有什么建议?


从2015年的经验教训来看,一旦流动性释放以后,为了挣快钱热钱,会有各种题材出现,大家会陷入在一种亢奋之中。但是一旦行情结束,那就基本上从哪儿来回哪儿去,这也是一个教训。我们的判断是,现在和2014、2015年某些地方非常相似,市场的情绪我们是认可的。但如果想实实在在获得一个稳健可靠的回报,我们还是坚持要求高质量、高ROE的长期优秀的公司。对于各种概念、各种题材我们搞不清楚,也不想搞清楚,那不是我们关注的范围。我们会在一个大的有利于市场气氛的环境中去寻找成长领域中适合我们选股标准的龙头企业做投资。这样既能够享受市场带来的成长收益,又能够控制好风险。


问:大家普遍一个声音认为疫情对医药板块还是普遍有受益的,您有没有具体看好的医药这一块的机会,跟我们分享一下?


医药领域也是个长期的赛道,因为在国民收入的支出中,美国医药的药费支出是排在第一位的,高于它的国防支出。中国随着老龄化的到来,我们相信整个医疗、医药的支出也会比重不断上升。老龄化对医药医疗刺激大的原因在于,有统计数据显示,人在最后一年的用药量或者是医院的费用相当于这辈子的80%、90%。随着老龄化比例越来越大,这块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因此我们认为医药行业是有长期空间的,是一个很好的赛道。


消费支付者态度影响行业格局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医药行业跟普通消费行业是不一样,普通消费行业的涉及面,就是购买者,生产者最多加一个渠道商,这是一个简单的、普通的消费行业的交易结构。但是医药行业非常复杂,它涉及到生产商(药厂),还涉及到消费者(病人或患者) ,同时它还涉及另外两方,它更重要的是消费决定者(医生),还有消费支付者(医保),所以它的交易结构非常复杂。


更重要的是,医保的支付者现在态度发生了变化,以前管理比较松散,仿制药也可以卖高价,医生可以拿回扣。医药行业比拼的是销售能力和渠道能力。但是带量采购出来之后,通过竞标的方式来压低仿制药价格,很多药价的降幅都是70%-80%,甚至90%,这表示支付者的态度会影响这个行业的格局。一方面他们希望把无效的或者是同质类的药价格降下来,另一方面也希望很多高效的或者是疗效好的创新药能够研发出来,所以,会在压低仿制药价格的同时鼓励创新。


看好创新药服务领域


对于创新药领域,我们不知道谁家的新药或者是创新药会受市场追捧、空间大,因此我们更看好为创新服务的企业。因为不管新药开发出来没有,我给你提供服务都是要收费的,就像当年美国西部大开发一样,不管你能不能淘到金子,但是给这些牛仔提供水、提供铁锹、提供牛仔裤的是肯定能赚钱的。


问:作为基金经理,您对择时怎么看?咱们这边会做仓位的选择吗?


从清和泉的产品运作的情况包括当年我们的经验或者教训来看,我们只在看到大的系统性风险的时候做一些择时,正常情况下我们不倾向于做择时,我们希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去寻找优秀的公司上。


我们认为系统性风险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整体的估值发生变化,无论是上证综指、沪深300、创业板等,当整体估值非常贵的时候可能会发生严重的系统性风险。


第二,流动性转向紧缩,急剧收紧。那我们就觉得这是系统性风险。这个时候我们会做大概的择时,会把仓位控制好。


问:提到高ROE的选股标准,现在有很多量化的技术,通过财务指标也可以做一些筛选,像人工智能、量化选股和我们做主动管理的选股方式,您觉得优劣势和区别在哪里?


所谓量化和智能选股,相对来讲是可以分散地去筛这些东西,量化也可以按照这种财务指标去筛。我们其实是在按照量化选股标准的基础之上,我们再去主动管理,再去深化,再去研究,再做alpha。这是不一样的。假设智能选股的角度,我把ROE高于15%的都选出来变成一个组合,这是他们的一个思路,就像机器人一样,就按照这个标准去运作。假设我按照15%的ROE选出来之后,我可能选出来一百个企业,我在这100个企业里再根据基本面研究,根据产业的研究,根据360度的调研,我们在这100只里面再去优化、细化,研究高ROE背后的逻辑、来源、ROE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相对来讲我们会更精准、更有效。


问:新能源板块大家目前觉得估值比较高,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不光是新能源,包括科技创新领域,大家看到都会觉得估值贵。举个例子,去年开始的半导体产业里面的一些公司,可能刚还是做研究的时候,大家觉得这个公司50倍我不敢买,结果它一开盘就开到100倍,然后你觉得贵了。过了一阵子涨到200倍,你觉得没法认识了。我的一个经验或者教训就是,对于这些行业空间很大,属于高速成长的行业,如果是按照简单的估值去买,那你会错过很多机会。


举个例子,10年前苹果进中国的时候,中国的电子公司、电子制造公司都很小,几十亿市值,无论歌尔还是立讯精密看估值都是五六十倍、七八十倍。但是整个行业爆发起来之后,这类公司的盈利增长迅速消化估值,可能年复合增长就达到40%-50%,过了10年,股价翻了几十倍但它的估值还是二三十倍。因此,对于高成长性的行业和公司,静态估值是容易错过投资机会的。


我们对这种高成长的行业,不管是互联网、软件、云服务还是新能源汽车领域,不采用静态估值的方法,而是一种终局估值的概念。


这种高速成长性的公司,你要想五年、十年以后这个行业有多少市场空间,收入又有多少,这个行业的竞争格局是什么样的,它的利润率是什么样的,市场份额是什么样的,你重点盯的这些公司五年、十年以后它的收入体量,它的毛利率,它的利润率,在那个时候你再给它一个合理的估值。只有这样的方式,才可能不会错过。


静态估值,在一些稳健的消费品领域、传统的领域可以用这种方法,因为它没有太大的变化,成长性也很恒定,用这种方法可能会有效。但是对于这种高成长的行业,行业空间很大的行业,应该用终局的估值方法,可能会让你骑在一匹马上,你能够从头走到尾。否则很容易在100亿的时候挑了一个公司,涨到200亿你就卖了,结果这个公司变成2000亿的市值。


很多经验教训,这些例子告诉我们持续高成长的公司我们应该用终局的估值方法或者思路去分析,这样能够让我们第一找到了,第二还能够持续地让它给我们创造收益。


问:现在目前科技股基金发行比较好,大家都觉得现在可能是一个科技股大牛市,您所认为的科技股的内涵是什么?中国的科技企业到底在全球有什么竞争力?科技股现在的估值水平如何?您觉得投资科技股怎么控制回撤?


我记得我跟一个做了20多年做全球资产配置的海外基金经理交流沟通的时候,他给我几个结论,我很有启发,可以跟大家分享。


他问我,如果说在全球做配置,怎么样配置会高效?后来他告诉我,从他的角度来讲又简单有高效的配置是,科技股在美国去选,消费股在A股去选。这两个全球最大的市场优势非常清楚,因为科技创新来自于美国。中国14亿人口,所以消费空间很大,长期来看就是这样。


回过头来到我们现在,以前中国的模式是逆向仿制,中国在创新领域投入的少,大家都想挣快钱,都是仿制,知识产权保护不够。但是通过这一年中美贸易战以后,从中央高层到企业家,到消费者,已经感受到了没有创新,没有知识产权的痛感。举个例子。中兴通讯一千亿的公司、上万人的员工,有可能美国在小细节上把你扼杀,整个公司死掉了。所以,中美贸易战对中国来讲是一个转折点,让大家知道我的科技创新不能够靠美国,要自力更生,要不断地投入,要保护知识产权。这是对中国的科技股来讲是一个转折点。


过去中国这些大的公司在去找供应链的时候,都主要去找海外。国内相关的产业链得不到培育,不用你的,你的收入就少,收入少研发少,提的改进建议也少,基本上你就慢慢被淘汰掉了。这次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的科技股来讲我相信是一个转折点。我们看到了从那以后所谓自主可控、创新替代这些公司得到了市场的追捧。以前可能很多都是炒概念。但是这一次以后,有很多公司得到了表现,市值在不断增长,收入在不断增长,利润在不断增长。跟过去比,我们的科技股确实有质的变化。中美贸易战之后我认为中国的科技产业面临着很大的机会,别人卡了我们脖子,让我们必须要创新,必须要保护知识产权,这里面会产生很多优秀的企业。我们也看到了各个领域进口替代、自主可控相关的产业链的培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另外,整个市场的表现是受整个宏观货币信用框架影响的。现在所面临的一个情况就是货币政策在推动,一定是拔估值,拔估值市场上会去找这些有想象空间的领域,追逐市场空间的领域。这时市场的流动性释放,没有往房地产走而是往股市走,股市的钱去找这些有产业基础支持空间的创新成长领域,所以它是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


那科技股是不是贵了,又怎样控制回撤?我们是这样想的,贵不贵取决于持有时间。如果说你的资金只有一个月、两个月,那你随时都在想我是不是买在高位。如果你的时间长,持有两年三年,看产业的周期,看行业趋势趋势,从这个角度来讲,你不会认为它是贵的,你认为是其实可以寻找的。而如果这个钱很短,没有看那么远,有可能短期来看正好很容易买在高点。


问:很多高净值客户都觉得股市出现牛市之后必然会有楼市的走牛,前几次基本上都是这样,您觉得目前还会不会出现以前的这种环境?


我的结论是不会再出现过去的疯狂,房地产的牛市已经结束了。因为房地产发展的这套模式告诉大家,GDP再高也是不堪一击。从上到下已经认识得非常清楚了。所以,房地产我认为最多它只会出现托,不会出现刺激,房住不炒是给所有人定的调,房地产周期过去了,这是非常明确的。


股市涨了以后大家有钱了,会不会再去买房子?一些改善性的需求是有可能的。但我不认为房地产能够再出现一个大的高潮。只要房地产出现大的高潮就将面临政策的打压,而且这次政策的打压是全方位的。过去十几年中央对房地产的各种政策我觉得都比不上这一次最高层定调“房住不炒”,从银行货币来控制,从行政指令来控制,从开发商来控制,已经非常清楚了。所以房地产更多是托,看不到暴涨,这跟过去不一样了。


问:目前在节后流动性宽松的一个环境下,市场先得比较强,您对于线上的一些网友和投资者有什么风险需要提示的吗?


要想跟各位投资者或者是网友分享的是,市场有的时候看起来会很热闹,或者一看机会会很多,但是你也会发现其实陷阱也会很多。从我过去的经验来看,一定是要知道你这个钱是怎么赚的,你是靠运气赚的还是靠你过去的一些逻辑框架去赚的,这非常重要。否则你会很容易赚的钱从哪儿来就回哪儿去,2015年的教训是非常非常深刻的,这里面的很多股票,炒作也好,各种东西也好,最终一旦潮水退出,谁在裸泳就很清楚了。所以,即使在一个疯狂的市场,保持一份冷静,保持一份理性,保持一份敬畏,保持你价值选股的基本价值观和原则,能够有助于你能够抓住机会,能够在回撤的时候控制风险。


主持人:非常感谢青山总,最后的建议也非常诚恳。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交流就先到这儿,特别感谢大家一个多小时的陪伴,也希望以后有机会跟大家多多交流,谢谢大家支持我们清和泉。


刘青山:谢谢大家。



风险提示:在任何情况下,此材料所表述的意见,不对任何人构成任何投资操作建议,不构成任何销售邀约。清和泉资本所发布的信息基于我们认为可靠且已公开的信息,但我们对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Copyright ©2015-2019 版权所有@2019清和泉资本

京ICP备19037080号-1

查询地址:http://www.beian.miit.gov.cn

法律声明 基金业协会登记编码 P1015065

联系电话:010-88575665

联系邮箱:service@wellspringcap.com.cn

工作时间:8:30-17:30(工作日)

联系电话:010-88575665

联系邮箱:service@wellspringcap.com.cn

工作时间:8:30-17:30(工作日)

扫描二维码关注
清和泉微信公众号

Designed by Bobrand

Copyright ©2015-2019 版权所有@2019清和泉资本

京ICP备19037080号

查询地址:http://www.beian.miit.gov.cn

法律声明 基金业协会登记编码 P1015065

Designed by Bobrand

内网建设中
如您有任何需求,欢迎拨打客服电话 010-88575665 进行咨询,感谢您的理解!
如您有任何需求,
欢迎拨打客服电话 010-88575665 进行咨询,
感谢您的理解!
重要提示


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敬请您仔细阅读本重要提示,并将页面滚动至本页结尾“接受”或“放弃”键,根据您的具体情况选择继续浏览还是放弃。点击“接受”键,表示您已同意接受以下条款与条件的约束。下列条款与条件可能会做出变更,请定期阅读下列条款。如您不同意下列条款与条件,请勿进入、访问或使用本网站或其任何信息。“本网站”指由清和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并发布的网站(www.wellspringcap.com.cn)及其网站内包含的所有信息及材料。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浏览本网站前,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认定标准如下:

1、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公司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2、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一)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二)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三)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四)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投资者应当认真阅读产品法律文件,了解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产品是否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二、参与私募投资基金有风险。私募投资基金净值可能会有较大的波动,并可能在短时间內大幅下跌,并造成投资者损失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管理人过往的业绩数据并不预示其未来的表现,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作出投资决策之相应风险。


三、本网站所载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等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销售要约,或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它投资工具的建议。投资者应仔细审阅相关金融产品合同等文件以了解其风险因素,或寻求专业的投资顾问的建议。

本网站所载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等是我们认为合法或已公开的信息,但仅代表本公司于发布当时的分析、推测与判断,可能您在阅读时资料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已发生变化。本公司会对来源于第三方的信息、数据、资料明确说明出处及来源,但我们并不对第三方所提供之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证,公司概不对于本网站内第三方所提供之资料的任何错误或遗漏负任何法律责任,敬请投资者审慎鉴别、判断。

四、本公司就本网站各项服务的安全、无误及不中断不承担任何明示或默示的保证责任。您同意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服务的所有风险及因该等风险可能造成的任何损害。对于因技术故障(如传输错误、技术缺陷、第三者侵入等)而导致的任何数据缺失等,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除非存在故意不当或欺诈行为,本公司对于因您进入、访问或使用本网站,或无法进入、访问或使用本网站而可能对您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

五、本网站由本公司拥有和运营。与本网站所载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您如果下载本网站内资料使用,必须保留所有关于版权及其他与所有权有关的声明或通知。未经本公司事先同意,不得将本网站内容的任何部分修改、散发、传送、转载或通过其他任何方式用作商业或公共用途。



我已阅读并同意以上提示